一、涂料类
抗甲醛、净化甲醛涂料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涂料具有抗甲醛、净化甲醛的功能,甚至声称能抗菌。
真相揭示:虽然一些涂料确实添加了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来“抗甲醛”,但这些材料吸附的甲醛可能只是附着在墙壁表面,未完全降解就可能被二次释放。此外,涂料的甲醛净化性能在时间持久性上尚有待加强。
无毒无害、低排放涂料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涂料无毒无害、低排放,适合家居使用。
真相揭示: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检测报告,了解涂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真正符合环保标准。一些商家可能夸大其词,甚至伪造检测报告。
二、板材类
微粒板、颗粒板环保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微粒板(中密度板)、颗粒板(刨花板)为环保板材,适合家居装修。
真相揭示:实际上,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这些板材可能成为室内污染的源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具有环保认证(如ENF级、F4****等)的板材,并查看产品检测报告。
进口板材更环保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进口板材比国产板材更环保,质量更好。
真相揭示:进口板材并不一定比国产板材更环保。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关注板材的环保认证和检测报告,而不是盲目追求进口品牌。
三、瓷砖类
健康瓷砖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瓷砖具有缓解疲劳、保健养生、抗菌无辐射等功能。
真相揭示:这些所谓的创新功能大多为产品包装。瓷砖的主要功能是防水、耐磨,而并非保健养生。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关注瓷砖的硬度、吸水率、平整度等参数,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健康功能。
四、其他建材类
实木家具更环保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实木家具比人造板材家具更环保。
真相揭示:虽然实木家具在材质上相对环保,但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胶水或油漆等辅料,也可能导致家具释放有害物质。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实木家具时也应关注其辅料和加工工艺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环保认证标志
噱头描述:商家宣传产品具有各种环保认证标志,如“十环认证”等。
真相揭示:虽然环保认证标志是判断产品环保性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一些商家可能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辨别认证标志的真伪,并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购买环保家居建材时应保持理性,仔细辨别商家的宣传噱头,关注产品的环保认证和检测报告,选择真正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同时,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伪环保建材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